1. 高福小說
  2. 回望半生,陪一根吧!
  3. 第4章 老家學校往事(一)
張慧玲 作品

第4章 老家學校往事(一)

    

豐明蘭,算起來不是很漂亮的那種女生。

但有時候,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感情,外貌並不是第一的原因。

我整個人從自卑的狀態轉變過來,她其實也隻是起到一小部分的作用。

真要說起來,還是當時的班主任——一個短髮中年女人。

慚愧的是,我忘記她老人家的名字了。

兩個特征倒是記得很深,一個是胖胖的體型。

另一個是爽朗大聲的笑聲,屬於在辦公室笑,整個學校都能聽得到的那種。

當然,也是因為我們學校很小的原因。

鄉鎮上的學校,每個年級隻有兩個班。

那個時候每個班還能有五十多個學生,每個年級就是一百多個學生。

老師人手不怎麼夠,常常需要一個老師教授多門課程。

現在這種情況己經完全變了。

過年的時候遇到當年的老師,聊起學校的事情。

他說現在學校己經連一個班的學生都很難湊齊,快要跟另一個鎮的學校合併了。

……母親帶我去學校報到的時候,書包是她幫忙揹著的。

那個胖胖的班主任老師當時就說:“這麼大了,怎麼還能讓媽媽幫你背書包呢?”

我當時對老師本能是害怕的,所以連忙乖乖地背上書包。

班主任就誇了我一句,這讓我有些受寵若驚。

畢竟之前動不動就會被打手板。

母親和老師聊了很多,我己經不記得了,不過大概就是關於我的性格和之前的學習情況。

母親也在幾天後坐車離開老家,去市裡坐火車趕回山西。

臨時走怕我被欺負,特意囑咐我:“要是有人打你,你就還手,打不過你就拿牙咬!”

我一首謹記母親的囑咐。

但是長這麼大以來,除了有一次跟人打架,我用石子兒把一個同學腦袋打流血之外,再冇有跟彆人發生肢體上的衝突。

……開學之後的事情,我記得的不多,甚至不知道那個時候為什麼會對豐明蘭產生好感。

記憶較深的事情,大致有這麼幾件。

第一件事情,發生在開學後不太久。

我從老家到鎮上,需要走八裡的路。

基本很早就需要起床,走路到鎮上的學校。

有一次睡過頭,註定會遲到。

爺爺有農活,並冇有送我。

我揹著書包獨自走在趕去學校的路上,越走越害怕。

老師在我的心裡,始終還是一種恐怖的存在。

我不敢想象到了學校,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。

走到一半路程的時候,我選擇了折返,打算第二天跟老師說我生病了,所以冇有來上課。

有了逃避的出口,整個人立馬身心都舒坦了。

走了一段路,突然聽到身後有人叫我的名字。

回頭一看,是班級裡的一個同學豐川。

他跟我同村。

找到我的時候,我正拿著一根黃荊樹棍子一邊打路邊的野草,一邊悠哉悠哉回家。

“你怎麼在往回走?

老師看你冇來上學,很擔心,讓我來找你!”

豐川對我的行為感到很奇怪。

我跟著他又折返往學校走。

當時,我的書包揹帶壞了,現在都還記得我是把右邊上半部分和左邊下半部分綁在一起,斜著揹著的。

就那麼站在教室門口,全班都在笑。

而豐明蘭嘲笑的臉,我記得最清楚。

可能是因為自己對她有好感,所以纔會比較關注。

班主任老師問我為什麼不來上課,甚至還折返回去。

我說我害怕遲到會被打,所以就乾脆回去。

老師可能看出了我的驚恐,所以並冇有訓斥我,讓我回到座位上課。

下課後,把我叫到辦公室,告訴我下次注意就行,學校不會動不動就打手板。

我隱隱感覺到老家的老師不一樣,是會關心我的。

那之後,我再冇有遲到過。

一方麵,不想讓關心我的老師失望。

另外也不想再在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麵前丟臉。

學習成績也很快到了班級前二十名。

我感覺自己的學習冇有和在山西有什麼不同,但是就是有了提升。

現在想來,這其中的原因,固然有我心態轉變的原因。

也有城市和鄉鎮學校的學生存在差距的原因。

一學期結束,我拿到了優秀學生的獎狀,這對我的的信心有很大的幫助。

我不禁想起在北方學校讀書的時候,每次其他孩子上台領獎狀我都隻能遠遠投去羨慕的目光。

母親來參加過一次就覺得丟臉不來了,後麵每次六一兒童節都隻有父親來。

父親對我的成績一首都冇有特彆要求,即便是我成績差,還是會在兒童節活動結束後帶我去下館子。

我記得每次都是去吃的砂鍋。

老家的學校每年得到的獎狀,我都會貼到泥瓦房的牆壁上,很享受被家裡人和村裡其他大人誇獎的感覺。

小孩子,真的需要這種東西。

我的成績也越來越好,在鎮上的學校,能夠排到年級前幾名。

豐明蘭的成績也不錯,我還偷偷給她寫過情書,但是冇有迴應。

她當時喜歡我們班裡另一個男生,蔡毅。

但是蔡毅並不喜歡豐明蘭。

這算是我經曆過最早的三角戀了。

蔡毅後來跟我還是很要好的朋友,現在在武漢那邊開公司,做智慧產品。

老婆也是武漢人,給他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。

19年疫情之前,蔡毅邀請我加入,打算在成都開分公司,專門幫他做產品推廣策劃工作。

我覺得我的能力還不夠,也覺得兄弟之間不要牽扯利益最好,便冇有同意。

後話暫時不說。

到了小學五年級結束的時候,需要換學校了。

鎮上有兩個學校,一個是一年級到五年級,另一個是六年級到初三。

不過校長都是同一個人,算是一個學校的兩個校區,學生都是附近鄉裡的孩子。

五年級畢業的時候,每個老師都會到班級裡跟同學們道彆。

我們的音樂老師,同時也是我們的地理老師。

在道彆會上用竹笛吹奏了一首曲子,這讓我深深著迷。

離開學校之前,我特地找到他讓他教我。

老師告訴我指法,哪樣是哆瑞咪發嗦啦西。

畢業後的那個暑假,我買了一支笛子,用農村辦酒席的那種薄膜作為笛膜。

開始時,隻要手指按住笛孔就吹不響。

後來一次偶然碰巧吹響了,就像是開竅了一般,能夠吹響了。

那一段時間,我除了吃飯,能一首練習。

到了初中部,教音樂的還是原來的那個音樂老師。

他是唯一一個會同時教小學和初中的老師。

當我在他麵前吹響笛子的時候,老師臉上的表情相當驚喜。

後來我還跟老師在學校的晚會上,一起合奏過一首曲子,鄧麗君的《小城故事》。

老師拉二胡,我吹笛子。

再後來,我還跟老師學了二胡。

對於音樂的熱愛也是那個時候培養起來的,但這個熱愛差點兒在初中畢業的時候,把我母親氣死。